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理财. Show all posts
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理财. Show all posts

Monday, 9 February 2015

投资理财之公积金2014豪派息6.75%

每年的年头,打工仔除了期待公司发放的年终花红(bonus)之外,另一众所期待的就是EPF雇员公积金局派放的利息啦. 翻看过去EPF所派放的利息历史记载,撇除80-90年代的7-8%高利息率,至从2000年开始至2013年都没给过6.75%这么高的利息率.根据各报媒体的报道,这是公积金局在过去14年以来最大方的这次,相等于它们这次要派放366亿6000万令吉给会员.而且公积金局主席也发表说,为了让会员存款能够增值,公积金局放眼在3年期间维持比膨胀率至少高2%的派息. 现在我国每年的通货膨胀率都是维持在3%左右,那么公积金局如此放话,是不是说未来3年的派息不会低于5%? 相比起放在银行FD的低利息回酬,股票的高风险回酬,钱放在EPF里有保障,而且不用承受高低起
伏的股市动荡,回酬高过银行的FD,通膨一来定期存款里的利息都不够cover. 


到底公积金局是如何计算利息给我们的咧?不会算,又不知道到底他们有算对给我吗?今天在论坛看到一位无私的大大教大家计算方式,是以天数来计算就是365天,因为公积金局所计算的方式是以daily base,而不是monthly或yearly.我略嫌这个方法有点繁杂,但是却是真确丝毫不差的算法.我的算法是以月份计算,不管我的caruman是在当个月的几时进,我都是以整个月来计算.计算方式如下:- 假设我用RM1000做薪水,老板和员工每个月扣出各付13%和11%给公积金. 1st month,加起来老板和员工总共缴交了RM240. RM240*6.75%=RM16.20 (这是公积金第一个月会计算给你的利息).2nd month,加起来也是缴交了RM240.RM240*6.75%=RM16.20/12*11=RM14.85 (为什么要除12再乘以11呢?因为2nd month嘛,你还要乘以整年,你不是很着数?如果你最后一个月才放,也给你乘整年的利息?) 
如此类推,3rd month,RM240*6.75%=RM16.20/12*10=RM13.50  12个月得出的总数是RM105.30,再加去年带下来的RM3000*6.75%=RM202.50 ,把RM105.30+RM202.50 =RM307.80 ( 这就是2014年所得的dividend回酬啦 ) 当然你用此方法去计算的话,得出的结果一定是你算的比公积金局所算的,高出些许.但不会相差很大,整百块酱,都是几十块酱.我不是说了吗?我是base on montly计算,就算他每个月在10几号或20几号进给我,我也是算整个月的.但是公积金局就是base on daily来说.换句话说,雇主早进的话,你的dividend就多咯~~




搞清楚了,才能对自己的资产更为了解.理财不就是你不理财,财就不理你咯!但愿退休之时,储蓄了大半生的公积金能如期的提走,哈哈哈.

Saturday, 31 January 2015

投资理财之自我增值

有这么一句名句精华"书到用时方恨少,事非经过不知难"其意思就是说,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知道不足够,许多事情自己没亲身经历去做不知道有多难.今时今日我说啊,"钱到用时方恨少,投身工作几时休".一旦出来工作,就不想学生般每年有两个月大假.打工一族一旦失业就手停口停.翻看自己十年前所写下的日记本,那时的我从中学一毕业就很亢奋,因为不用再在太阳还没升起时,我就要起身上学去,不用再穿起校服,不用背着捧着厚重的书本,不用再面对老师的训话,不用再做功课,不用再担忧考试来临,总之就是无比的兴奋! 恨不得踏出这个校园之后就和它老死不相往来,哈哈哈.成绩放榜之后,同学仔大多选择继续深造,而我选择社会大学. 从校园的温室困了整整13年 (幼稚园-中学),一踏进职场起初从不适应到渐渐喜欢上工作,第一次領薪水,第一次和顾客面对面打交道,第一次被老板责骂,第一次自己独立处理事件,太多的第一次,太多的领悟,太多的生活体验,与读书沉闷的生活对比,突然360度的大转变,从单纯的校园生活,来到一个充满刺激挑战重重的职场,无疑是新鲜好玩的,哈哈哈.

看回十年前所写的日记其中有一段这么写道:''今年我最开心的事,是进了SCIENXXX做工.哈哈哈,现在读回除了有点鸡皮疙瘩之外,还是很心存感恩的.我觉得每走一步都是上天安排好的,你在哪个时候去哪个地方,一路走来遇到到什么人事物,学会或得到些什么启发,一切一切对于我而言都是命中注定.投入工作多年,薪水的升幅虽然不能说,和知识呈现相等.因为没读到什么书但当老板的成功人士有不少.但是绝对和知识挂钩.不是吗?如果连简单的abcd,或简单的加减乘除,都不会那么你的求职生涯铁定去不了远. 意识到知识和文凭真的重要,在半工半读的情况下完成一纸lcci文凭,算是对自己有个交待吧! 虽然一纸文凭在身,但是薪水也不是如此...想要再高的薪资,再读又要花更多的钱,但另边相可以当是一门投资.投资在自己身上,升值自己.我知道EPF里的第二户口的钱是可以用来读某些指定的课程,有意思要继续深造,或许可以上EPF的网站了解.记得很多年前,旧公司有培训营.当时请了一位资深导师给我们上课.他说我们很多时候最喜欢说“我知道”,一开口讨论或理论一件事情时,怕输的心态就会浮现,哦,这个我一早就知道啦! 我们应该时刻保持“不知道”的心态去学习,这样才能得到更多.要把自己自以为知道的事放下,听取或重新学习它,你会得到不一样的新看点.温故知新,恰恰说出这个意思.在投资理财这条路上,我不知道的有太多.放下身段不断去听取各方面专家或过来人的教诲,无疑是得到更多,同样我也愿意把我“知道”与大家分享,一起学习一起进步.

若干年后,我对工作的心态累了,想重新捧起书本时,我会去进修理财规划CFA.学到再回馈给社会,让大众更了解到学好理财规划的重要性.人要不停的学习吸收新的知识,不管学什么,得到就是赚到.












Sunday, 4 January 2015

投资理财之善用信用卡

信用卡(credit card),就是我们所说的先用未来钱.现在就要买某样东西,奈何不够现金,就先刷卡透支.透支了出粮时理应要把它给还清,但是没有,出粮再把钱花在其他地方,又看中现在就要的东西,又刷卡先把它买下先.就这样月复一月,不断恶性循环,最终导致入不复出.每个月就只能还那minimum payment,只会让本金和利息像滚雪球那样,越滚越大,越积越多,加上已经是没储蓄的月光族,又何来可以一次过还清呢?就这样我上榜了! 我成了卡奴一族(多荣耀啊,要有信用卡才可以上榜的) Ei...这种榜...不上好过上,好不好?哈哈哈. 那段日子苦惨了,背负的卡债扛得我喘不过气.这边厢说这个月出粮要每月还清,那边厢又有另一些开支要支出,又只能耽搁.记得我真的有1个月我连mimimum payment都没办法缴,银行居然打电话来我家! 银行也是的,其他服务不见他们如此有效率,就只是1个月还没还吧了嘛,就打来催促还钱.庆辛,在最无助慌张的那段日子,家人还是最终的支持.他们先帮我把卡债还清,再每个月退还给他.哪个孩子没忠耳逆言过?老不听父母的好言相劝,有钱时需想到没钱时,不要老是賺100花200,不要成天买些有的没的,买到没用就是浪费.这些话当时真的听不进耳朵的咯,真心后悔当初的挥霍无度.我下定决心把信用卡剪掉,call去银行取消信用卡.在用惯信用卡的那段日子,每当逛街有时某些东西真的当时很想要的,身上没足够的cash,被逼要迟些时刻,或简直把它给忘掉吧,那时就会恨不得即刻申请一张信用卡刷了再打算.

时日如飞,无卡的日子差不多有2年多了.从中吸取了很大的教训,所以我又重新申请回了信用卡.而这次我绝不让银行可以赚取我的利息,每一期在payment due date前3天,我就会一次过把那个月的所有刷的一笔还清.把还款日期设定在3天前,是因为1,我的钱在储蓄户口,利息是每天算的,早把钱还掉,我就损失了17天的储蓄利息.2,早3天,是怕使用网上过账时,遇到当机还是什么突发事件,有足够时间可以给我付款,避免中late payment charges.
市面上有太多不同类型的信用卡,有的给双倍积分,有的现金回扣,有的回扣多在打油方面,有的推出很多买一送一,看准注重娱乐,吃喝的消费者.而我拥有的其中一张是现金回扣的信用卡,不管用在哪里一律有回扣.算一算从6/14-12/14,用卡付账总共-Rm2,500.04,回扣-Rm25,虽然你会说区区的1%,但这是保证我可以回扣的1%,有些银行的信用卡,虽然说回扣多达好几多%,但是它们有set minimum spend,或quota用完就没你份了.我刷卡多数用在汽油,必需品,上馆子吃饭等.卡不需要多,一张真正对你有用的就已足够了.信用卡,也是银行评估你是不是一个有''信用"的人的最佳管道.我之前不申请卡,是怕我会抵制不住诱惑,胡乱刷卡.但是经过朋友的分析,和信用卡销售员的解释有卡真的比没卡好,没有信用卡,1,一定是入息不够,达不大门槛,那么你要想银行借钱买屋子,车子,个人贷款,银行怎么会借你呢?借了都不知道你还得了吗?2,有信用卡,借钱买屋子,车子,进行贷款银行也容易批你,如果你每期的payment都是美美的话.3,譬如说,汽油的支出每个月都占了绝大部分,用有回扣的信用卡,打油还可以省钱,这不是很划算吗?4,用信用卡支付帐单,可以厘清自己支出最多在哪里,是必需占多,还是想要占多.还账时那笔数目,你会警惕自己的消费.

信用卡,一定有它的利和弊之处,不会善用最终下场就搞到自己背负一身卡债过活.善用
信用卡將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理財幫手,必须量入为出,似乎自己的购买能力,並妥善的规划消费次序,才能成為聰明消費者,越花省越大。







Saturday, 3 January 2015

投资理财之借口是一种疾病

突然想起张震岳的一首歌"哦~~思念是一种病,哦~思念是一种病,一种病~" 对,听过思念是一种病,但没听过借口也是一种病?这个借口病随处可见,是很普遍存在的现象.借口和投资理财有什么联系? 这关系可大了,作者真的妙笔生花,他可以把借口和赚钱写得那么透彻,那么的息息相关.如果说赚钱是一种态度,那么对想要赚钱的人而言,借口就是一种让人无法赚钱的疾病.为什么呢?一个真正想赚钱的人,一定是随时准备好自己,无时无刻都在最佳的状态,那显然财富也只会落在有能力,有责任的人身上.常抱着借口当挡箭牌的人,都是缺乏能力与责任的人.抱怨的话我们时而听闻,就连自己也说过这些话,呵呵[生不逢时啦,我就是这样的咯,谁叫我不是李嘉诚的孩子窝,命里有时终须有,命里没时莫强求,我运气总比别人差]...等等,好像只要有合情合理的解释,正当有力的理由,就可以掩盖不能做某事或做不好某事的事实.借口这个病,病发时就会出现逃避现实,逃避自己的错误,逃避自己的惰性.然后会不断找一些[合理]的话安慰自己,减轻心理上的愧疚感,自己懦弱的一面.借口可以让人逃避一时,却不能使人如意一世;借口越多形成了阻碍金钱亲近的绊脚石,财富就会逃得越远.不是吗?你都那么消极了,身为金钱主人的你,都不爱我了,那你就做金钱的奴隶吧,每天为钱做工,而不是让钱为你工作.试问你眼看别人比你好时,你就不应说些酸溜的话,这只会更添自己有多失败.
想要医治借口这疾病,药方是"责任",人难免会有犯错,会有误入岐途的时候,承认自己的不是,就是做个肯为自己人生负责的人.当我们肯担当起我们人生的负责人时,在做行动时必定会想尽办法完成,清晰的思维去决策每个决定.
想要马儿好,又要马儿不吃草;想要过安逸的生活,又不改掉挂在嘴边的借口,天下真有此好康的事吗?想要成功,就要摆脱为自己寻找借口的想法,没有借口就没有任何退路,抗起责任,为自己兑现梦想的支票. (成功对我而言不一定是要很有钱,只要生活上能自给自足,有能力为家人为社会付出,不依赖别人,不造成他人的困扰等) 
改掉借口这疾病,不是一朝一夕,毕竟习惯了这舒服的状态.可当你想一想多10,20,30年后的你,一直以现在这状态过活,那么那时候的你,会是一个怎样的人生呢?





Thursday, 1 January 2015

检视2014展望2015

真的不知该说些什么...要我用一个字来形容我在2014年的表现,翻复想了很久,过去的这年我到底做过些什么?终于我想到了一个字,这个字我觉得很贴切"".回想起我在2013年一个月光族到每个月银行都可以有存款,我很努力的要改变自己的消费态度,终于我做到了,我可以很坚决地远离诱惑.可是人往往是如此~手上有点闲钱时,开始手痒,要买些"想要的"而不是"必需的"东西.开始挥霍,买一些有的没的,买东西时也不理智,不去细考不去货比三家,一切以我现在就要为主导.大吃大喝,终日买Groupon这边吃那边吃,心情好就拉人找吃,终之就是我现在不享受,要等到几时? 投资股票,见利就得意忘形,一味注重短线买卖,试过买一些热门股,不知是自己眼光独到,还是幸运之神眷顾,试过在1个月净赚>Rm1k.原来钱是那么容易好赚的,这是当时我最开心的时刻.

那为什么可以扯到“”字呢?这样看好像多过于“”窝~我失去了那份我要晚年幸福,大于现在幸福的决心,只注重在享受当下,而导致存款急速下降.我失去了那份理财的动力,我不理财,财不理我,支出超越收入.短线而轻松的股票买卖,使我可以在很短的时间赚到钱.与此同时水能载舟,也能覆舟,钱容易赚,也容易花掉;可以在短时间赚钱,也可以在一夜间全赔上.在投资里我做出了失误的决定,我失去了投资的初心,以息养股,在我年老不能工作时,还有股息养我.我也失去了健康,终日吃外面为图口欲之福,以致身体富含大量不好的毒素,也赔上自己的体重.我失去了助养儿童的本心,因为嫌麻烦怕信用卡过帐会被侵骇刷取,以致我可以在年中就助养的儿童,他可以多读半年书拖到现在才实行.很庆辛,我还会检视自己的过去,我还清醒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?对,现在辛苦苦一阵子,不肯吃苦苦一辈子.一个人晚年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,而实现晚年幸福生活就必须在年轻时累积足够的钱,很爱护自己的身体健康,健康与财富都达致平衡.

牧师要我们把过去的一年不好,和所期许的2015一并写下,我要大声地说2014已经是过去式了! 我要重新出发2015所定下的目标,都一定达成!过去不可究,我还记得唐立淇老师说过,她的转变在她29岁时,所以那时的我已在心中定下,29岁将会是我的转折处! 你今天的生活态度,决定你将来要过的生活!




Saturday, 28 June 2014

投资之路之"花钱"和"用钱"的分别

前篇的储蓄篇,我有提起会厘清何谓"用钱"和"花钱"。咋听之下,你会说:"哪里有分别哦,不管用或花,钱依然还是少了!分别在哪里?" 起初我读到这文章的标题时,也存有疑惑。读完整篇之后,真的棒头当呵,受益良多。作者让我明白到理性将钱用在必需品上,是"用钱" ; 冲动将钱用在奢侈品上,是"花钱"。比方说"用钱",报读工作需要的课程,从而自我增值,也会为自己带来经济的回报。从是慈善公益活动,助养贫困的儿童。孝顺父母,不一定要"等"到我很有钱时,家用能给多时就给,周末带他们吃喝玩乐,这些花费都是在用钱,得到的是一家人都开心。"用钱"是透过智慧,运用思想,能够展现钱的能量,让钱发挥其真正的效果。
   至于"花钱",也就是所谓的奢侈,通常率性而为。生气了就大吃大喝,花钱买衣服;心动了就刷卡买单。这些不智行为,往往带给自己的后果就是刷爆卡,债台高筑,银行天天拨电催还债,搞到自己精神慌乎,闷闷不乐。很多人分不清"需要" 和"想要" 的差别,导致"取","捨"之间暧昧不清 ;宁可"花钱"买新推出的手机,高档炫耀品,也不原意"用钱"自我学习或关怀别人。我们应该要会赚钱,也要会运用金钱,了解钱的意义与价值,才能与钱共舞,创造优质的人生,当金钱的主人,而不是沦为金钱的奴隶。

Friday, 6 June 2014

投资之路之储蓄投资双管其下

从起初对股票是什么完全没有概念? 怎样买怎样卖,要从哪里买,几多钱可以进场,为什么股价会起会跌? 股息是什么,如何拿到? 翻开财经版,一整面密密麻麻的数字,开市,闭市的价钱都不一样? 价钱全部几毛几仙,诶,酱便宜,为什么时常看那些连续剧,或听到那些有买股票的人都说什么,斩仓,补仓啦,甚至买股票亏到要举债跳楼,等不好的新闻不时有听闻,所以当我告诉我家人我要”买股票",他们都会说:"股票,好玩不玩学人玩股票!" (我要声明股票不是拿来玩的,也轮不到我去“玩”,没这个本事,也玩不起,哈哈。)我是实实在在的"投资"股票,一步一步的累积股本,累积我的资产。
     从网上可以得到很多关于,新手如何开始买股票的的资料。只要你肯去找,肯去问人,你一定会知道如何开始。在这个物质高涨,薪水不涨的年代,身为打工仔的我们,先不要说储蓄,不欠债就已经很好了。每个月出粮,十除八扣,还能有多少剩下的呢?银行定期放一年,也只给你个3.6%左右的利息你(视乎每间银行有不同的利率)等你定期到了,想买的那样物品,又起价了,一起却是超过那3.6%你有没有很挫败的感觉?通货膨胀,物价不断攀升,而我们的口袋却一直在萎缩,钱的价值一直在贬低,这就是上一代的人常说,以前Rm1500可以养一家五口,还要还房贷,储蓄(那人是我爸爸)。呵呵,现在Rm1500养自己都不够了。我常告诉我身边的人,储蓄是必要的,特别是6个月的储备金,因为很多事情是我们无法控制与预知的。恰巧我们或身边的家人亲友突然发生什么意外,需要一笔钱才能渡过,或突然失业,起码还有这笔储备金应急。总括来说现在的理财趋势是,单纯的储蓄是不能增加你的财富,会投资加会储蓄才是王道!

Thursday, 6 February 2014

投资之路之储蓄

投资虽说不用"一大笔"钱,但也真的需要"些"资金才可以使其运作。像每个月一出粮,就用光光的月光族,哪里找钱做什么投资,钱賺钱呢? 说到底还是需要有自制能力,存到第一笔"入会费"才可以展开投资之路。过来人的我,因为户口存款少过最低limit而无法取钱。。。没钱到连零钱也用光,可怜的我(自找的)但是没人相信我居然会落到如斯田地。。。事实真是如此。之后我发现再不理财,财就真的不会理我了。我强迫自己每当一出粮时,一定要先储存后消费。储蓄要超过薪水的10%,每个月以梯级式的存法,不断循环的存。每当逛街看到自己想买的物品,都会再三的问自己是"需要"还是"想要" 是在"用钱"还是"花钱"(后篇会交代用钱和花钱的分别) 还有一定要记账,不管几多钱的消费都要清楚记录,好让自己更有自制能力的去用每一份钱。一份耕耘一份收获,虽然月光族已经摆脱,但是距离财务自由之路还很遥远,告诉自己肯吃苦,苦半辈子,不肯吃苦,苦一辈子。
所以储蓄是理财投资最基本的开始,越没有钱就越要学会如何理财。不是没有财理,而是你没用对方法而已。为了更美好的生活,就在今天认真的理财吧!

Wednesday, 1 January 2014

Hello!! 2014 Welcome Uuu~

终于2013已经进入了历史,总结自己在13年,不过不失,所定下的目标也做到。也总算对得起13年给我的时间,没有白白的浪费。今天审视回我去年一整年的记账簿,发现自己最大的支出是吃喝,虽不止于大吃大喝大笔的消费,但是一年累积这些都是自己嘴馋,所花掉的冤枉钱,一计之下还真不小,足够我缴交一年 Astro 费用。记账已经成为我的习惯,也对我的理财观更清晰,走得更容易。我已经准备好,在这充满"涨潮"的2014年,跟它拼过! 继续做好理智消费,应省则省,货比三家,不盲目消费,厘清花钱和用钱的定义为,凡事量入而出,储蓄要比去年多! 投资回酬也比去年增加! 要在这难过的一年,也要让自己的生活,不被超速的通货膨胀压得喘不过气!

Sunday, 15 December 2013

离2014不远了,月光光心慌慌

还记得去年12年12月22日吗? 末日没降临.此时此刻你的感觉是如何? 我顿时觉得世界重新的活过来了.我要抛开旧思维,重新编排我的人生.过去不管精彩与否,就从我"大难不死"开始,我要我的世界以后是充满色彩和意义的.
我承认在我没学会理财时,因为欠下一屁股债,没有钱财安全感,人也自然没自信心, 假日都爱宅在家,一旦出街即使只看不买,钱也会一张张的从钱包里溜走...所以不出门是最省钱的不二选择! 有句话说得很对,"幸福不一定要有很多钱,但是没有钱就无法幸福" 幸福的附带条件就是,你必须要有良好的财务经济支撑.

我从每个月的月光族,严谨的说应该是不到月尾已经"荷包干塘",日日盼出粮却又像遥遥无期之久。渐渐学会了理财,懂得克制自己的消费观,为自己的未来退休做好事前规划,现在看着自己的存折的数字,每个月都在稳固的增加,一旦达到一定的数额我就会酱之,投资在股票,以钱赚钱。众所周知银行FD利息只有
3%左右,通货膨胀确5-6%的节节上升,无论钱如何存下来,也是会贬值,今日喝一杯茶室kopi要2块,明天同样是2块确喝不到了的意思。所以储蓄是必要,但是如何酱存下的钱,再生钱这就得看你怎么处理了。

Saturday, 5 October 2013

“小资女”的理财大作战

“小资女”说真的我得知有这个名称,确实是从一部台湾偶像剧的的剧名得之的,印象中的那部戏名好像叫《小资女向前冲》。刚刚google了一下是正确的,哈,我记性还不错嘛我没有看过那部剧,所以我也不知道“小资女”是在形容那类性的女孩?就在今天阅读着red tomato周报,这份报纸是免费索取的,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了得啦我才知道什么是“小资女”哈哈,原来我也蛮符合一下成为“小资女”条件的咧!

这篇文章是这么说的-- 一般上稍有工作经验,小有生活品味的单身都市白领,都有固定的收入以及小小的储蓄,懂得活在当下并享受生活。她们不当女强人,也不会以感情为重心,只会好好地善待自己,因此这群人都会被贯上“小资女”的称号。尽管现在百物上涨,汽油起,迟点电费也酱调整起价,消费税施行,她们都会想尽办法来维持生活水平。所谓“smart woman,smart money”她们在衣,食,住,行上只需花些小钱就能过优质生活,自然而然变身成“抗通胀达人”

说来也蛮惭愧的,我18岁读完中学就不打算再读,就投身于社会工作,理应工作了那么多年,储蓄一定有不少的。(读完下去,你就知道我有“多”有钱,哈哈)扣除了基本固定消费,也不会想到要把钱储蓄起来,留笔储备金,退休金。我最爱把钱“花光光,为面子争光”买一大堆,不切实际,乱签单,sikit sikit jadi bukit,是咯,终于好像一座山压到我喘不过气。左盖右盖都盖不到了,我欠下一大堆债务。会善用信用卡,自然好处多,也可以从中省下不少钱。但是不会善用,不只不能从中受惠,还欠下一皮股债,月头出粮,就要还卡债,还不是还母金,而是每月的minimum payment! 一直这样无法断根地持续下去,银行户口不但没储蓄,还是“负资产”!最记得的是户口剩下24.08,根本不能提出来!我终于醒了,我跟自己说我很失败,几岁了储蓄户口连3位数字都没有。至此之后,我不断寻求理财这方面的资讯,吸取大家的经验,不断update自己在财务规划的知识,控制自己的消费观,哩清什么是“想要”和“需要”,限制自己一定要先储蓄后花费,增加自己的passive income。这一,两年我终于看到一丝丝的“曙光”了。我知道自己找对了方向。在这个只有物价涨,薪水却不涨的时代,如何突围而出,令自己的生活水平可以幸福的生存,就要学会认真“理财”这句话“你不理财,财不理你”是没说错的。从现在起不要再说你没钱理了,钱一直都在,只是你没用对方法而已。